3月28日,武汉经开区AI+智能汽车成果转化对接活动在南太子湖创新谷三期举办,活动汇聚政府部门、科研院所、车企及创投机构代表,现场达成多项技术合作与融资意向。其中华中科技大学、江汉大学等高校科研团队展示的突破性技术成为亮点。
本次活动由武汉市科技创新局指导,武汉经开区科创局、武汉市科技成果转化促进中心和武汉经开区智能制造产业园管理办公室主办,创服公司承办。
活动现场,华中科技大学胡胜山副研究员发表主题演讲。他分析,自动驾驶行业市场规模将继续保持快速增长的趋势,而进行全面的安全测试是保障公共安全的关键,也是推动技术成熟和加速行业发展的重要环节。据介绍,其团队在自动驾驶预期功能安全测试领域取得系列突破,研究的AI对抗攻防领域的黑科技让目标隐身成为可能,目前相关技术已搭载多款车型的智能驾驶系统进行多方位测试。
在项目路演环节,高校和企业创新成果同台竞技。江汉大学研发的公路智能体检车能“边行驶边给道路做CT”;华中科技大学团队发明大型机器人复合增/减材制造装备;恩宁卡基于大数据集成优化处理的无人驾驶公交系统;武汉御驾科技自主导航控制器……
在融资洽谈环节,现场气氛热烈,专家与企业代表围绕技术落地、市场前景等展开深入探讨,不少投资机构对项目表现出浓厚兴趣,纷纷表示将进一步对接洽谈。
“高校作为知识与技术的摇篮,科技成果转化能力直接关系到国家创新体系的效能。”创服公司有关负责人说道,作为经开产投集团下属双创孵化平台,公司将积极整合高校院所、龙头企业技术资源,搭建联合研发共享平台,助力企业攻克关键技术瓶颈;持续畅通政银企沟通渠道,协助企业争取专项政策支持与多元化融资;构建产业链供需对接机制,加速“技术-资本-市场”转化闭环,为区域智能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支撑。
武汉经开区科创局有关负责人表示,当前武汉经开区聚集了华中科技大学、武汉理工大学、江汉大学等一批高校及高端创新载体,将集聚科技创新要素,持续完善“企业出题、高校解题、资本助题”的协同创新机制,助力全区加快建设车谷产业创新大走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