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一线快讯
一线动态 | 武汉经开区建立36家中小企业服务工作站,百余名“企服专员”为企排忧解难
作者:创服公司 李君 蔡喆 时间:2025-09-26 浏览量:94
分享

近日,武汉市中小企业服务工作站(军山科技智造园站)在军山新城正式揭牌,成为武汉经开区建成的第36家中小企业服务站点,标志着全区中小企业服务网络进一步完善。

一年前,由武汉经开科创服务有限公司运营的武汉经开区中小企业服务工作分站(以下简称“武汉经开区分站”)在南太子湖创新谷挂牌成立。作为全区中小企业服务体系的运营总枢纽,该分站有效推动了“市—区—街道—站点”四级联动、覆盖全域的服务网格建设,助力服务资源持续下沉。

 

 

“总枢纽”统筹引领,构建助企闭环服务机制

陈佳是武汉经开区分站的一名服务专员。通过“包片”服务机制,她日常深入园区、走访企业,精准对接企业需求。“企业需求在哪里,服务跟进到哪里”是她和同事们的工作准则。

此前,陈佳了解到园区初创企业三好向上科技因办公空间有限,其研发的15款机器人缺乏展示场地,影响了产品推广。经开创服迅速联动园区管理部门,将多款机器人产品陈列于创谷三期大厅入口及服务中心等人流密集区域,为企业争取到多个“展示C位”,有效助推了产品推广与订单增长。

 

这类案例只是武汉经开区分站协同各站点开展精准服务的缩影。作为运营主体,武汉经开创服统筹管理着36家服务站点和124名服务专员,助力各站点建立闭环服务机制,推动政策、资本、技术等要素精准下沉,确保企业需求“有人接、有人管、有结果”。

荟智鹏程创新科技企业孵化器中小企业服务工作站是36家站点之一。该站站长介绍,在武汉经开区分站的统筹下,各服务站通过“专家讲解+案例分析+互动交流+线上直播”等常态化培训,充分了解国家、省、市、区各项惠企政策,不断提升政策解读、需求对接和问题协调能力,成为企业身边的“政策宣讲员”“信息收集员”与“诉求协调员”,助力企业用足用好各项惠企政策。

据悉,武汉经开区分站提供场地建设、政策对接、成长计划定制、首项知识产权申请资助等多项服务,并积极整合财税、法务、管理咨询、知识产权等专业机构资源,构建合作资源库,帮助企业降本增效。今年以来,全区服务站已收集办理企业诉求和服务纪实150余条,一批服务专员与企业建立了密切的联系。

 

“周周有活动”,常态化路演为企业牵线搭桥

每周,位于武汉经开区核心腹地的南太子湖创新谷内,创新创业活动接连不断。创业者、投融资机构代表和专业服务团队齐聚一堂,金融机构负责人与企业代表面对面沟通,推动“好资本”与“好项目”高效匹配,逐步形成“项目有人推、融资有渠道、服务有保障”的常态化机制。

 

近期,获得数千万元融资的中眸医疗是一家专注于眼科基因治疗药物研发的企业,也是路演活动中的“热门项目”之一。“创服公司围绕企业所需,提供创新券、研发补贴、人才引进与住房保障、用房配套、产业引导基金‘直投+跟投’、临床研究绿色服务等一揽子政策与专业化服务。”中眸医疗创始人沈吟教授介绍,依托平台的系统化赋能,企业正在紧锣密鼓地推进临床探索,切实打通“从实验室到病房”的关键一公里。

据不完全统计,在武汉经开区分站的统筹带领下,全区今年已累计举办沙龙、政策宣讲、项目路演、科创学堂等50余场科创活动,助推一批“好项目”遇上“好资本”,并先后为博嘉盛工业设计、三好向上科技、精心智能科技等多家企业量身定制融资方案,成功帮助近20家企业对接融资渠道,获投总金额超两千万元,有效缓解了区内科技企业的融资难题。

作为经开产投集团下属双创孵化平台,创服公司深耕科创服务版块,打造了集众创孵化、产业加速、金融支持、示范应用于一体的专业平台。围绕产业投资,经开产投集团持有11支经开产业子基金,投资规模超150亿元,今年年底还将落地两支专注于科技创新、人才发展的基金,将进一步扩大对早期及初期的中小企业投资覆盖。

经开产投集团相关负责人介绍,当前武汉经开区分站的服务范围持续扩大,将围绕武汉经开区“135”现代产业体系,努力成为科技企业成长的重要“孵化器”、产业创新的关键“助推器”、资源高效整合的“连接器”,助力更多企业突破研发、转化、市场及管理等方面的瓶颈,推动区域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和人才链深度融合。

© Copyright 2021 . All Rights Reserved. 武汉经开产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京伦科技
鄂ICP备2023007572号-1鄂公网安备 4201130200029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