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武汉经开区汉南片区,一座400亩的产业园里,不同于往年的空荡清冷,园区里常常传来孩子们的欢声笑语,每天都有十多架无人机盘旋空中,与园区里科技感、梦幻感十足的建筑环境相映成趣。
据悉,这个原本几近闲置的工业园,是经开产投集团旗下资产公司今年重点投资盘活的一块存量资产,园区在上半年升级转型为武汉经开区首个“低空经济产业园”,并很快引入了无人机企业旭日蓝天公司在此落户。自入园以来,除了主要进行无人机的研发、制造外,旭日蓝天还探索把科技产业和儿童教育结合起来,多次开展无人机研学活动,让这个刚刚转型的产业园焕发出新生活力。
01
精准定位
打造特色鲜明的主题产业园
2024年,被称为“低空经济发展元年”,在这一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低空经济首次被提及,并被置于“大力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首位。集团抢抓这一新兴产业发展机遇,在年初耗资数亿收购了这块园区资产,迅速对其进行定位转型,打造集研发、制造、运营于一体的“低空经济产业园”,推动武汉经开区的低空经济产业“加速起飞”。
经开低空经济产业园在规划之初,集团即明确以无人机、通航制造、航空物流等为核心的低空经济产业链布局。通过深入调研市场发展需求,结合经开区产业基础与独特的通航优势,科学规划产业布局,确保产业园特色鲜明、竞争优势显著。凭借精准定位,旭日蓝天、吉利飞车、飞流科技等多家低空经济创新型企业入驻,为产业园的快速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02
创新服务
共筑全闭环产业生态新篇章
为推动战略新兴产业的发展,集团在租金优化、完善配套、推广宣传、服务考评、产业运营等各方面采取了多项创新举措,构筑全闭环产业生态环境。通过完善配套设施,加强产业园人才楼、宣传展厅、航空宣传营地等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公共服务水平,为企业提供研发、生产、办公、交流展示、员工住宿于一体的配套环境;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加大在网络媒体宣传力度,拓宽招商渠道,吸引更多优质企业入驻;建立企业服务考评机制,以企业为中心提供一站式服务,解决企业在入驻、生产、运营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每季度回收企业满意度评分表,提高企业满意度和忠诚度。
“经开产投和资产公司针对处于不同发展期的企业,提供了灵活的租赁期限、租金优惠政策支持,还帮助我们解决员工的生活住宿问题,各方面的支持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我们企业的发展成本。”旭日蓝天负责人表示。
此外,集团以低空经济产业园为载体,全力推进全闭环产业生态体系构建。今年以来,集团协同通航园区办和企业共同举办“低空经济开放日”“旭日蓝天新品发布会”等专场活动,配合经开区开展短途客运航线开航仪式暨经开低空经济产业园开园活动,助推低空经济产业生态圈初步形成。与此同时,通过深化与政府及入驻企业的合作,推动产、学、研、用深度融合,促进技术创新与成果转化进程,通过积极推动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发展,力求形成优势互补、协同创新的发展格局,为武汉经开区低空经济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03
高效盘活
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
在低空经济产业园创新运营、完善服务的过程中,国有资产逐渐实现了保值增值。一方面,通过不断提高园区出租率,通过从0出租率到20%乃至40%的不断提高,来提高国有资产收益;另一方面,通过优化产业布局、提升园区低空经济产品附加值,让企业生产产品利润净值不断提高,实现国有资产效应价值的最大化。截至目前,低空经济产业园入驻企业已实现产值近2亿元,贡献税收约2000万元,力争3-5年实现产值100亿元,10-15年实现产值200亿元。
“这个产业园的配套设施、服务支持、产业生态和营商环境都非常有利于我们未来三五年的加速发展,我们计划把一些重要的研发生产放在这里。”飞流科技相关负责人表示。
下一步,集团将继续坚持新发展理念,不断探索国有企业在低空经济产业中的全新发展路径与模式,为低空经济发展注入强劲的动力。